地形地貌
远安县处于鄂西山地向江汉平原过渡的低山丘陵地带,属荆山山脉向南东的延伸部分,山势、水系的发育明显地受地质构造的制约,而呈近南北向展布,总体地形西北高,东南低,沮河自中部穿境而过,由于受地质构造的剥蚀和沮河的侵蚀,县区地貌可分为构造剥蚀中低山区、构造剥蚀低山丘陵区和沮河冲积平原区等三大地貌单元。
(一)构造侵蚀高中低山区
构造剥蚀中低山区分布于县区西部,约占全县面积的41.93%,平均海拔高程700m左右,最高海拔高程1325.1m(洋坪镇太平顶),此区域广泛分布震旦系至奥陶系、石炭系、二叠系碳酸盐岩,岩溶地貌十分发育,溶蚀洼地、峡谷、溶洞等随处可见,区内重峦叠嶂,巍峨险峻,一般切割深度在200~800m之间,地貌上多呈“V”形谷且河谷、岗岭相间分布。
(二)构造剥蚀低山丘陵区
构造剥蚀低山丘陵区分布于县区东部,约占全县面积的32.39%,最高点873.7m,平均海拔300m左右,广泛分布三叠系、侏罗系砂岩、页岩,风化剥蚀作用强烈,丘岗绵亘,波状起伏,相对高差在100~400m之间,是远安县林、农业主产区。
(三)平原区
主要分布于县区中部沮河冲积平原区,约占总面积的25.68%,属江汉平原沉降带的次一级构造——远安地堑,两岸白垩系上统砂岩经风化剥蚀和河流冲蚀,形成丘岗、冲沟相间的岗状平原,海拔一般100~200m,少部分可达250~300m,最低点在花林寺的雷打岩,海拔76m。该区地势平坦、土质肥沃,灌溉方便,是远安县粮棉油的集中产区。
综上所述,区内地貌特征明显,大川深谷多沿断裂带或节理密集带延伸,常在谷坡两岸形成突兀的断块山、断层崖、断裂谷等,其下多有较厚的块体堆积物,形成各类复合坡体。山前堆积和河流侵蚀堆积的阶地、漫滩以及岩溶洼地、漏斗、峰丛、溶洞等多成因、多类型组合而成的地貌景观,此种地形地貌条件,为各种地质灾害的孕育、发生、发展提供了有利场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