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是完善制度,织密安全监管网。全面落实“一岗双责”制度,调整充实镇安全生产委员会成员,完善镇党政领导和安全生产监管人员包保责任制;细化安全监管人员职责分工,实行分组包保到矿到人,定期开展交叉检查;加大监管力度,对18家矿山企业实行安全等级分类管理,按照每矿每月不少于2次的监管检查频率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工作,确保责任层层落实到人。
二是以人为本,绷紧安全生产弦。扎实开展第17个“安全生产月”活动,紧紧围绕“生命至上、安全发展”主题,组织18家矿山企业的200余名职工开展安全教育培训、事故警示教育、应急救援演练和安全大检查行动,把安全生产各项措施要求落实到生产建设的每一个环节、每一个岗位和每一个人,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。
三是强化监管,借力“第三方专家”。聘请“第三方专家”对所有矿山、化工企业开展2轮安全生产全覆盖隐患排查,排查安全隐患256条,并督导企业按照“五到位”要求整改落实。通过借力“第三方专家组”全方位查摆矿山、化工企业存在的安全隐患,充分发挥技术服务作用,确保监管专业化、常态化,倒逼企业重视安全生产,压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。
四是未雨绸缪,筑牢汛期“安全堤”。建立健全重要时期生产安全事故预测和预警机制,落实单位主要负责人24小时轮流值班制度,严明防汛纪律;完善汛期事故应急救援预案,落实应急救援队伍,充实应急救援物质器材;在东圣尾矿库开展尾矿库(溃坝)事故应急演练,组织各矿山企业结合实际开展防汛应急救援演练,确保一旦发生异常情况,能够反应灵敏、响应快速、处置得力、救援有效,最大限度减少损失。(邱安南、王金花)